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这首诗写于熙宁五年,此时苏轼任杭州通判。望湖楼在西湖边昭庆寺前。这是一首纯粹写景的诗歌。
全诗从四个侧面来展现这场夏日暴雨的变幻过程。首句“黑云翻墨未遮山”,写骤雨来临之前的景象。其中“未遮山”是夏日骤雨特有的景象,它既不是绵绵不尽的春雨,也不是“愁煞人”的秋雨,而是一场气势磅礴的暴雨。接着,“白雨跳珠乱入船”,作者从正面来铺写雨势很急。句中“白雨”二字点出了这场骤雨的规模,雨点大,雨势密,四周空旷之处,满是白雨成片,此时情景煞是壮观。第三句“卷地风来忽吹散”,写平地上猛然间卷起一阵狂风,吹开乌云,重现天日,刹那间那大如珍珠的雨点顿时化为烟云。经过一场暴雨的洗刷,西湖风光山色更添明媚,望湖楼下更是水连着天,天接着水,水天相济,融为一色。
四句诗,一句写一景,紧紧抓住云、雨、风、水各自的特征,通过起云、下雨、刮风、放晴四个过程,形象地描述出夏日骤雨、变幻莫测的特点。不但各句单独成景,而且各句之间又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相互映衬,彼此呼应,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读者面前展示出一幅雄奇壮美的江南夏日雨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