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它从头到尾采取侧面烘托的手法,着意造成一种梦幻式的氛围,让读者透过这层隐约的感情帷幕,去体味作者的感慨。
“江雨霏霏江草齐”这句诗,在景物描写中着意渲染氛围,为下一句的抒情做准备。金陵滨江,因此说“江雨”、“江草”。江南的春雨,密而且细,如烟笼雾罩,给人以如梦似幻之感。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碧绿如茵,又显出自然界的生机。这景色既有江南风物的轻柔婉丽,又容易勾起人们的迷惘惆怅。
“六朝如梦鸟空啼”这句诗,诗人由眼前之景开始追忆历史,从而发出慨叹。如今的台城,鸟啼草绿,春色依然;而历史上的六朝,就像一场梦一样,随着当年台城的繁华场景一去不返。忆古思今,诗人不禁感伤怅惘。然而,那不解人世沧桑、历史兴衰的鸟儿还在发出欢快的啼鸣。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接下来,诗人将目光转向那随春风舞动的杨柳。十里长堤,杨柳堆烟,本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不觉让人想起历史上繁荣昌盛的局面;而如今的台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空留下台城柳色“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繁荣茂盛的自然景色和荒凉破败的历史遗迹,终古如斯的长堤烟柳和转瞬即逝的六代豪华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对于一个身处末世、怀有亡国之忧的诗人来说,该是多么伤感啊!而台城堤柳,却既不管人间兴亡,也不管面对它的诗人会引起多少今昔盛衰之感,未免太过于“无情”。柳的“无情”,也更衬托出诗人的“有情”。“最是”二字,则突出强调了堤柳的“无情”和诗人的感伤怅惘。“依旧”二字,饱含了诗人历史沧桑之慨叹,暗示了一个腐败时代的消亡,也预示历史的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