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首诗借故国之景抒发人事变迁的感叹,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沉思。
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居高临下地描写石头城破败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苍凉悲怆的气氛。昔日繁华无比的都城而今只是一片冷落的空城,其沧桑之变,自然难以尽言。作者没有描述城中雕梁画柱的今昔之别,而把着眼点放在古城外围。先写无言的群山、寂寞的江潮,再写作为历史见证的旧时明月,使人深感故都的萧条与荒凉。至于城内的具体景物,作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让潮水都感到寂寞的“空城”又能是什么样的呢?大概每个读者都不难想象了吧!
全诗无一处言情,但诗人把繁华尽逝的石头城放在沉寂的群山之中、朦胧的月光之下描写,增添了凄凉之气,景物中便处处寄寓着作者的感伤之情。这样写诗境深远,发人深思。能够如此选景造境,是因为诗人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尘世的兴废进行了冷静而深刻的思索。秦淮河是六朝繁华的地方,统治阶级在这里追欢逐笑,如今却寂寞清冷。作者正是以前朝之事提醒统治者能以前事为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