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文抓住了早春特点,写出景物特征,并以画面为基础刻画出画意所到而画中所无的意境来。
首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是对画面的描述。一片青翠的竹林后边伸展出三两枝红色的桃花,红绿相衬,在夕阳下,显得分外醒目。第二句紧接着写水中的鸭子。鸭子下水说明江水的温度已上升,从“鸭先知”刻画出这群鸭子在水中的欢快神态。第三句写岸边景物,蒌蒿长满地,芦苇却刚刚发出嫩芽。这句诗写出了早春时节的特征,同时说明画家观察仔细,画得生动真切,诗人对画面的观察也深入细致。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没有的,是诗人的联想。诗人由春江联想到河豚,又想到河豚的味美,江南早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首诗,一方面点明了画意,一方面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赋予了画面勃勃的生命力,使读者获得无穷的情趣。
惠崇和尚的这幅画早已失传,而苏轼的这首诗却流传下来,我们由诗可以想象出画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