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héng看kàn成chéng岭lǐng侧cè成chéng峰fēng,,远yuǎn近jìn高gāo低dī各gè不bù同tóng。。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不bù识shí庐lú山shān真zhēn面miàn目mù,,只zhī缘yuán身shēn在zài此cǐ山shān中zhōng。。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
1084年,苏轼与友人同游庐山,写下了这首记游诗。诗的前两句写景,描绘了因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一样。也暗含了一个道理,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认识,所以只从一个角度去认识事物,注定是片面的。 后两句则写诗人看到这些景物所得出的感悟: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这正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全诗由景入理,从庐山的风景出发,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了深刻的道理,耐人寻味。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