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游写这首诗时,已是六十八岁高龄,他一生志在抗金,希望能够收复失地。但报国无门,此时已年老体迈,罢职闲居多年了,然而国家、民族的命运却一直在牵动着他,诗人渴望收复失地,实现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体现在字里行间。
诗的前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极言黄河之长与华山之高。三万里的黄河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的华山紧接着青天。而今,这中原地区的壮丽山河已被金人所占领,怎能不叫人心痛?这两句,表面上是对景物进行描写,实际上是在为诗人那种痛失祖国大好山河的悲愤之情作铺垫。
诗的后两句写沦陷区人民望眼欲穿的心情。在金人的铁骑下,老百姓的眼泪都快流干了,他们每日都在盼望南宋的军队北上收复失地,可是这样的愿望却一年又一年落空。在结句中,诗人有力地批判了当时屈辱求和的统治者,表达了自己的强烈愿望和无限悲愤。
这首诗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洋溢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