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这两句表面上看是诗人的突发奇想,其实是抒发他心中的愤懑不平。晚年的李白,九死一生之余,又遭幻想破灭,竟至无路可走,当碧波泛舟,开怀畅饮之际,数十年愤懑,便一齐涌上心头。于是,他要铲去君山,表面上,是为了让浩浩荡荡的湘水毫无阻拦地向前奔流;实际上,他多么希望铲除世间的不平,让自己和一切怀才抱艺之士有一条平坦的大道可走啊!
然而,这毕竟是浪漫主义的奇思幻想。君山是铲不平的,世路仍然是崎岖难行。还是尽情地喝酒吧!诗人醉了,从醉眼里看洞庭湖中的碧波,好像洞庭湖水都变成了酒,而那君山上的红叶不就是洞庭之秋的绯红的醉颜吗?于是又发出了浪漫主义的奇想:“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这两句诗,既是自然景色的绝妙的写照,又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流露出他也希望像洞庭湖的秋天一样,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究尽的酒来尽情一醉,借以冲去积压在心头的愁闷。
这首诗,前后两种奇想,表面上似乎各自独立,实际上却有着内在联系,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诗人壮志未酬的千古愁、万古愤。酒和诗都是诗人借以抒愤懑、豁胸襟的手段。只有处在这种心情下的李白,才能产生这样奇特的想象;也只有这样奇特的想象,才能充分表达此时李白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