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请横屏观看,并关闭手机锁屏功能
辽西夏金
辽(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
西夏(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
金(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
一、辽的政治体制

辽三彩



      契丹族是鲜卑族的分支,长期在辽水上游的潢水流域过着放牧和渔猎的生活。唐后期,一直压制契丹族的回纥衰亡,中原地区又藩镇割据,战乱不休,契丹乘机兴起,成为漠北的强大势力。
901年,耶律阿保机继掌“夷离堇”(契丹负责军事的首领)的职位,掌握了军事大权。他以武力威服邻近各部,统一了契丹,并南下中原,俘虏去大批汉人。907年,他被推为“可汗”;916年,他抛弃部落联盟的选举制,仿照汉族封建王朝的体制,自立为皇帝,为辽太祖,国号契丹,建元神册。从此以后,契丹皇帝都由阿保机一家世袭。
      契丹建国后,阿保机任用韩知古等一些汉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为辽制定了一些典章制度,官制开始汉化,并开始采用汉官。当时还设“汉儿司”,以韩知古主持汉儿司事。但辽、汉两套官制的区分还不明确。阿保机晚年,征服了以农耕为主的渤海国。太宗耶律德光继位,辽的领土扩大,“东至于海,西至金山(阿尔泰山),北至胪驹河(克鲁伦河),南至白沟(河北雄县北的白沟河),幅员万里”。境内人民,大体可分为以农业为主的汉人、渤海人和以畜牧业为主的契丹、奚等族人民。辽太宗取得燕云十六州后,官制变得复杂,于是采用“因俗而治”的统治办法,以适应南北地区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形成了汉辽南北两套“一朝二制” 的官制统治体系。
       一朝二制,是指辽的中央统治机构中,分别设置了北面官和南面官的双轨统治机构。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契丹服),其目的是为了“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北面官制是辽代为了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而设置的契丹自立的一种特殊制度,是“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其机构比较简单,根据契丹部落的传统建立起来,官吏一律任用契丹贵族,掌管契丹一切军政大权,是辽朝最高权力机关。由于契丹有东向拜太阳的习俗,同时又以左为上,皇帝的宫帐是坐西向东的,而北面官的办事衙署(牙帐)设在皇帝宫帐的北面(即左面),故称北面官。辽制北面官中,分北面朝官、北面御帐官、北面皇族帐官、北面诸帐官和北面宫官等。在北面官中,又有北、南之分,这里的南北与北面官、南面官的南北是两回事。北面官中的北面朝官是辽官制中的主要机构,下设契丹北、南枢密院,北、南枢密院中丞司, 北、南宰相府,北、南大王院,北、南宣徽院,大惕隐同,夷离毕院,大林牙院,敌烈麻都司等各部门,统辖兵、吏、户、刑、工、礼等各部所属之事。所以北面朝官虽无六部之名,却有六部之实。
      南面官制是辽朝“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的中央机构,是为了统治汉人而仿唐朝制度设立的。辽之所以采用唐朝的封建制度,是想表明它“诚有帝王之盛制”,并以此招徕中原汉族地主阶级为它效力,所以汉族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大量进入辽朝南面官的统治机构中。南面官主要用汉人,也杂以契丹贵族。但是凡做南面官的契丹人,也被称为汉官,身穿汉服。由于南面官的办事衙署设在皇帝宫帐之南(右面),故称“南面官”。南面官的官职,随契丹封建化的过程,也兼采宋朝制度而不断变化和增设,它杂采汉人几朝制度,故官号极为紊乱。它也有南面朝官、南面宫官等,南面朝官仿汉人设有三师府和三公府,即太师、太傅、太保和太尉、司徒、司空等。
      一朝二制,是辽太宗在官制机构上的一种创举,它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辽朝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在发展中不断汉化的典型体现。

二、西夏兴起


西夏图片


      党项族是我国古代羌族的一支,汉朝以来就生活在今青海、甘肃和四川三省边境的山谷间,以畜牧为生。唐朝初期,汉族封建王朝对党项族采取笼络政策,给党项的部落首领以官职,唐太宗并赐党项酋长拓跋赤辞李姓。后来,党项人受到吐蕃人的压迫,逐步迁移到今陕甘宁边境,居住在夏州(陕西靖边县北)的部落称平夏部。唐末黄巢农民起义爆发后,唐政府对平夏部首领拓跋思恭诱以官禄,他率众到长安附近帮助镇压农民起义军。农民军失败后,拓跋思恭被授为定难军节度使,进爵夏国公,并复赐李姓,管辖着夏州、绥州(陕西绥德)、银州(陕西米脂西)、宥州(陕西靖边西)和静州(甘肃静宁)五州之地,形成割据势力。五代十国时期,党项族的活动范围扩大到河套地区,并向河西走廊扩展,促进了同那里的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相互之间的联系。
      宋太祖时,党项李氏曾经入贡。太宗时,党项首领李继捧带领族人归依宋朝,被任命为彰德军节度使,并赐姓“赵”,更名“赵保忠”。真宗时,党项酋长李继迁对宋时叛时降,后来和辽结成犄角之势,共同对付宋朝。986年,辽册封李继迁为夏国王;988年,宋赐李继迁名“赵保吉”,并授为银州观察使。但由于北宋王朝的民族歧视政策,双方貌合神离,矛盾时有。993年,李继迁联合42族,引兵1.3万多人,进攻宋环州(甘肃环县)的石昌镇;996年,又围攻灵州(宁夏灵武)。灵州一带是黄河上游最肥沃的地区,是北宋控制西北地区的枢纽,也是北宋购买西北边马的必经之路,宋朝不愿意放弃这个重要据点,双方展开激烈战斗。1002年,李继迁以重兵攻占了灵州,并改称为西平府,次年迁都于此。

西夏图片



      1003年,李继迁与西蕃战,因伤死,其子德明继位。德明鉴于与宋长期作战,力量消耗甚大,并为了向西发展,便于1006年与宋讲和。与辽依旧维持臣属关系。德明利用与宋、辽停战的机会,进行内部整顿,充实军备和财力,并先后向西攻占了回纥的甘州(甘肃张掖)和凉州(武威)。
      德明死后,他的儿子元昊于1032年继位。元昊通晓汉、藏两族文字和语言,学过汉人的兵法和法律,懂佛学,也了解汉族的封建政治制度。他即位后,继续向西用兵,先后攻占了瓜州(甘肃安西)、沙州(敦煌)、肃州(酒泉),其领土已“东尽黄河,西界玉门(敦煌县西),南接萧关(宁夏固原县西南),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倚贺兰山以为固”,力量大大加强。
      元昊又吸收了一批汉族的知识分子,仿照唐、宋封建制度,以兴州(宁夏银川)为中心,建立起统治机构。官府分为五品,职官分文武班。中央政治机构设置中书省、枢密院、三司使司和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财政和监察,地方设州郡。元昊还建立了一支50万人的骑兵队伍,其军事编制仍按党项的旧制。境内分设12 个监军司,各司用“豪右”为统领。元昊又命大臣野利仁荣等仿照汉字的结构、读音,创造了也是方块形的西夏文字,宣布为“国书”,下令境内用这种文字记事, 并大量翻译汉文典籍。
       公元1038年,元昊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府(宁夏银川市)。大夏政权是一个封建性的地方割据政权,无论是官制、法制、兵制、学制、历法和文化,都效法宋朝。由于元昊接受宋朝的封号,名义上仍旧臣属于宋朝。大夏政权位于宋朝的西北方,习惯上称为“西夏”。

三、金的兴起



女真族服饰图


      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和长白山麓一带的女真族,隋唐时称靺鞨,五代时,开始被称为“女真”。
      11世纪初期,女真人中的完颜部,在部落首领绥可的领导下,生产有了发展。他们定居在按出虎水(阿什河)的旁边,这一带有森林峡谷,又有富饶的土地。女真人学会了“刳木为器,制造舟车,种植五谷”,并用树木搭建住房,过着半渔猎半农耕的生活。按出虎水是“金水”的意思,它的沿岸盛产砂金。女真人用砂金从高丽和辽购买甲胄和铁的原料,并学会了炼铁、做兵器。11世纪中叶,完颜部首领乌古乃一边制造铁犁,一边制作兵器,在生产力提高的同时,又加强了武装力量。他用武力征服了附近各部,把俘获的人口作为奴隶,势力日益强大。乌古乃接受辽朝的节度使官职后,声势更盛,白山黑水之间,都听从他的命令。完颜部已成为女真诸部的核心。
      完颜部深受契丹贵族的种种奴役和残酷压迫,每年要向契丹贡奉大量名马、良犬、珍珠、海东青之类的特产。征索财物的官吏,贪婪凶暴,辽军也不断骚扰和破坏女真人的生产、生活。到辽朝天祚帝耶律延禧统治时期,女真人所受的压迫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民族矛盾更趋激化。
      1113年,阿骨打担任完颜部的酋长,他带领女真人与辽朝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抗争。阿骨打汉名叫完颜旻,是乌古乃的孙子。阿骨打为了使本族摆脱契丹的统治, 发动女真人“力农积谷,练兵牧马”,逐步统一了女真族各部。阿骨打还对原来的部落组织——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猛安谋克”制进行改造。他突破了血缘关系,规定以户为计算单位,300户为一谋克,10个谋克编成一个猛安,其首领被称为“百夫长”和“千夫长”,这样,猛安谋克成为军事性质的行政管理组织。经过一年左右的准备,阿骨打于1114年会合各部的射手2500人,正式举起反辽的旗帜。阿骨打带领少数军队先在江宁州(吉林扶余县的五家站)击败辽军, 后又与辽军会战于河店(吉林扶余县境内)。战场上大风四起,沙尘蔽天,女真人乘着风势奋勇进击,大败辽兵,俘获车马甲兵无数。后来女真人又陆续攻占了辽朝边境州县。
       公元1115年元旦,阿骨打在汉族知识分子杨朴的谋划下,建立了地方政权,自称皇帝,定都按出虎水旁的会宁府(黑龙江省阿城县南面)。因为女真语“按出虎”是“金”的意思,故国号为金,年号“收国”。阿骨打是女真族的第一个皇帝,是为金太祖。
       阿骨打称帝后,继续对辽用兵。1115年秋,攻占了辽的军事重镇黄龙府(吉林农安一带)。不久,辽的东京辽阳府及其附近地区也被金兵全部占领。1120 年,金的势力伸展到今内蒙古自治区,攻下了辽朝上京临潢府。与此同时,阿骨打还命完颜希尹仿照汉字的楷书和契丹文字,根据女真的语言特点,创制了女真文字。
1120年,宋、金签订“海上之盟”后,金对辽乘胜追击。1122年,金占领了辽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和南京析津府,摧毁了辽的统治。1125年,辽天祚帝在逃往西夏途中被金兵俘获,辽亡。金灭辽之后,开始南下对宋进行掠夺,进入宋与金南北对峙的局面。





辽、北宋、西夏形势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