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画像
一、中国学校教育的萌芽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历史,这与古代中国教育的发达是密切相关的。原始社会大多由长者通过实际活动身教与口耳相传。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了。有了文字自然会有专门传授和学习的机构,当时称为“成均”,这就是学校的最初萌芽。
中国在公元前17世纪以前的夏朝就有了学校,称为“校”。孟子说:“夏日校,教也。”到了商朝,称为“庠”,到周成为“序”。最初的学校就读的都是贵族的子弟们,他们在学校中学习文字、礼仪等一些贵族社会所必需的知识。直至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将教学推广到民间。渐渐,私学兴起,最终形成了诸子百家这样的思想以及教育繁荣的局面。
二、“官学”与“私塾”
(一)“官学” 1.夏朝
国子监
据《礼记·王制》等夏代的学校,称“庠”、“序”、“校”。《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所言当指乡学。可见夏代的学校,是兼养老与教育的地方,它的主要任务是“明人伦”。
2.商朝 商朝人重祭祀、尚礼乐,它的学校,除了“庠”、 “序”之外,还设有“瞽宗”。“瞽宗”由盲乐师瞽矇主持,传授祭祀时所用的礼。商朝学校还有一个名称叫 “学”,《礼记·王制》注曰:“殷曰学,学者,觉也,觉民者,所以反其质,故曰学。”商朝的教育内容有:宗教、算术、军事、文字等。
3.西周 西周始,国家的教育渐成系统。其时,学校分国学、乡学两类,即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类。国学又分大、小学两级。其中天子所设大学规模大,且分辟雍、东序、瞽宗、成均、上庠五学。诸侯亦设大学,名曰“泮宫”。入学必须具备贵族身份,愈尊贵者入学越早。西周的教育体制,是所谓官师合一、学在官府。西周的教育内容,以“明人伦”为核心,涉及礼、乐、射、御、书、数诸方面。
4.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渐衰,私学兴起,公室养士得到发展。战国时,齐国在稷下设稷下学宫,招贤纳士,让他们研究学术,培养人才。稷下学宫倡教学相长、百家争鸣之风,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国子监
5.秦朝
秦朝的教育出现倒退情况,这与统治者对文化遗产的态度有关,更与秦朝实行“以吏为师”、 “以法为教”政策有直接关系。
6.西汉
西汉时,国力强盛,教育也得到高度重视。元朔五年,制定了博士弟子员制度,兴办了太学。汉代官学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类。中央官学有大学性质的太学、有特殊性质相当于文艺专科学院的鸿都门学和贵族学校四姓小侯学。太学选择教授和学生都注重德才兼备的标准。汉代统治者在思想上“独尊儒家”,因此,太学里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儒家经典。汉代儒学分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因为今文经学有不少可被统治阶级利用的地方,所以今文经学立于学官垄断了太学。汉代的地方官学,有中学性质的郡国所设的学和道邑设立的“校”,还有小学性质的乡所设的“庠”和聚所设的“序”。
7.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内战乱频仍,教育状况不稳定,这一阶段值得一提的是南朝刘宋明帝泰始六年,于国子学设玄、儒、文、史四科,这对后来的文化教育有开创之功。
8.隋朝
隋文帝初年,创设了国子寺,这是我国最早的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到了隋炀帝时,国子寺改称为国子监,这一名称一直延用至清代。
9.唐朝
唐朝,封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均高度繁荣发达,官学制度也非常完备。唐代的学校分类较全、许多学科都有专科学校,如儒学、算学、医学、律学、书学等。儒学在唐代官学中仍占主导地位。唐代官学有严格的入学资格规定,官五品以上,其子孙才能入太学,而国子学则必须是官三品以上的子孙才能进入。另外,唐代学校的招生人数、修业年限等方面也都有明确规定。
10.宋朝 到了宋代,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学校的类型增加了,教学内容亦增加了。宋代的官学中还有了武学,教授兵法和武艺。此外,还创设了画学。
11.元朝 元代的地方官学有所发展,创设了社学和诸路阴阳学。社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农桑,诸路阴阳学分天文、历算、阴阳等科,对普及、发展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起了推动作用。明承元制而略有变化。
12.明、清朝 自宋至清,教学内容大幅度增加,除经书的数目增加以外,子、史书也进入了学校的教材范围。明代国子学开设的课程已有近三十门。从明代开始,地方的教育行政也已完全独立。
清代学生的来源有不小的变化。国子监收的学生叫做监生,分恩监、荫监、优监、例监四种。还有贡生,分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例贡六种。其中,例监、例贡是捐纳银两取得的资格。
(二)“私塾”
古代私塾
私学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早在春秋时期,孔子的私学对当时及后来的社会就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士阶层的产生与教育皆与私学有关。春秋战国时,士形成的不同学派有儒、墨、名、法、道德、阴阳、纵横、杂、农、小说十家之多,相互间的论争、渗透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秦代禁私学,然而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私学并未能被禁绝。汉代官学的核心是今文经学,而古文经学则赖私学得以流传。
两汉私学发达,经师讲学,吸引了为数众多的学生。著名人物马融、郑玄的学生有千人之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崇奉老庄,尚清谈,思想界受老、庄、儒、佛几方面的影响,出现新的局面。
隋唐的私学较盛,隋代的王通教出的学生有不少著名人物,据传有魏征、房玄龄、李靖等。唐代的著名学者孔颖达既在官学中任职,也私人授徒。文学家韩愈、柳宗元等教过的学生也有很多名闻一时。
宋代开始,书院兴盛。宋代白鹿洞、岳麓、睢阳、嵩阳四大书院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朱熹、陆九渊都在白鹿洞书院讲过学。
元代对书院不重视,甚至多次毁弃书院。明代书院又重新兴盛,东林书院便是其中著名者。
清代统治者对书院采取抑制态度,因为他们害怕书院宣讲不利其统治的内容。但是,清初仍然有不少学者如黄宗羲、颜元等在书院讲学。后来的一些封疆大吏,也有设书院讲理学的。到各省相继设立书院时,书院实质上已成官办了。它们与科举考试的联系密切了。
私塾教师的文化水平差别很大,既有名师大儒,也有粗通文墨的平庸之辈。由于中国小农经济发展缓慢平稳,私塾的教学形式与内容也很少变化,大量存在的私塾为古代教育的普及起了很大作用。
三、书院
应天书院
(一)书院制度概况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有点类似今天所说的私立大学。
它最早出现在公元639年的唐代初年,是一个私人读书治学的场所。其后,唐朝中央政府设立“书院”,用于收藏和校勘图书。
至公元十世纪中叶的宋代初年,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才真正得以兴起。
(二)中国古代书院发展的阶段
岳麓书院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分官私两类,但都不是聚徒讲学的教育组织,前者如集贤殿书院为藏书修书之所,后者为文人士子治学之地。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国家由强盛走向衰落,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文教事业也受到严重冲击,官学废驰,礼义衰亡。于是一些宿学鸿儒受佛教禅林的启发,纷纷到一些清静、优美的名胜之地读书治学。此后,归隐山林、论道修身,聚徒讲学之风逐渐兴起。
到了宋代,国家重归统一,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相对稳定,士心开始向学,由于统治者忙于拓疆守土,无暇顾及兴学建校之事,只重科举对现有人才的选拔和吸收,以满足立国之初的一时之需。因此在建国近百年的时间里,官学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正是在此背景下,书院才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获得较大的发展,并确立了自己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的地位。
石鼓书院
到了元代,统治者为缓和蒙汉民族的矛盾,笼络汉族士心,对书院采取保护提倡的政策,同时也逐渐加以控制,使元代书院日益呈官学化趋势。
明初因政府重视发展官学,提倡科举取士,使官学兴极一时,书院备受冷落。明中叶以后,因官学空疏,科举腐化,书院教育由此复苏,嘉靖以后,发展到极盛。由于书院研究学术特质的复归,书院讲学的政治色彩愈来愈浓,“讽议朝政、裁量人物”,统治者深感“摇撼朝廷”。明代后期,当权者先后四次禁毁书院,严重地戕害了学术思想的发展。尤其是,“洞学科举”的创设,使书院、官学、科举逐渐融为一体。
清初,统治者为压制舆论,消除南明的复国情绪,对书院严加限制,但禁而不绝,不过这时的书院已经同官学没有什么区别,从元代开始的书院官学化倾向,到清代达到极致。清代书院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制艺,目的是参加科举考试,获取功名,完全丧失了书院原有的教学风格与学术研究的性质,其独立性和自主性已所剩无几。
鸦片战争之后,闭关锁国百余年的“天朝大国”的大门终于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所打破。在“师夷制夷”的洋务运动中,洋务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改革旧式书院就成为大势所趋。在此情形下,清政府终于采纳了张之洞、刘坤一的建议,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下诏将各省城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书院改为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至此书院制度走完了近千年的曲折历程之后,最终汇入了近代学校教育的洪流之中。
古代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