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请横屏观看,并关闭手机锁屏功能
古代学制与教材




一、中国古代学制
在古代阶级社会之初,由于社会的分化,教育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于是就产生了古代学校,以及后来的简单的学校系统,因此就产生了古代学制。
1.西周
西周时官学的学制为每年入学一次,隔年考核一次。一年考察辨明志向,三年考察是否专心和亲近同学,五年考察是否博学和亲近师长,七年考察是否有独立见解和择友能力,这些都达到了,就是小成;如果九年触类旁通,坚强而不违背师训,就是大成。足见那时的官学至少要学习九年。
2.两汉
两汉太学,并无明确的学习年限规定,但考试却是十分严格的,西汉时每年考试一次,方式是“设科射策”,类似今天的抽签答问,分甲、乙两科,以区别程度高低,如发现该学生属于下材或有一种经书不通,就勒令退学。东汉中期改为每两年考试一次,通过者就授予官职,未通过者留下继续学习。
3.隋唐
隋唐官学明确规定儒学招收14岁到18岁官员子弟,学习年限为九年,书学和律学为六年。考试分“旬考”、“岁考”、“毕业考”三种,旬考内容为十日之内所学课程,不及格者有罚,岁考内容为一年之内所学课程,不及格者留级。毕业考及格则取得科举资格,若九年学而无成者亦令其退学。
4.宋元
宋元时期在学习制度上有所改革,较为突出的是北宋王安石在太学实行“三舍法”,即将生员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生员必须依照学业程度,通过考核,依次升舍,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平时有品行和学业的考察记录,每月由任课教师举行“私试”,每年由学校举行“公试”,合格者就可依次升舍。元代又将学生分为三等六斋,通过考核积分逐级升斋。
5.明朝
明代仍然沿用元代的积分制,入国子监就读的学生必须先入低级班,一年半以后,文理通者升中级班,再过一年半,“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升入高级班,而后采用“积分制”,按月考试,一年积满8分为及格,这样就可以待补为官,不及格者仍坐监肄业。
6.清朝
清代学堂吸收西方办学方法,分为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分级分班上课,初小三年,高小二年。学校废除了专习儒业的规定,设置修身、谈经、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课程。高小还加设图画,并酌情授工商、农业等科目。
二、中国古代教材

诗经


古代教学的主要科目自汉代以后就是儒学,汉武帝当初设立太学,置五经博士教授弟子,这些博士弟子学习的科目就是儒学,其教材就是被称为儒家经典的《五经》,即《周易》、《尚书》、《诗经》、《仪礼》、《春秋》,后来用《礼记》代替《仪礼》,将《左传》并入《春秋》,仍称《五经》。
此后,历代王朝对儒家经典续有增加,一直扩展到《九经》、《十二经》、《十三经》,并且从汉代开始将规定学习的经书刻写在石碑上,立在太学前。现存唐代的《开成石经》(十二经)保留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现存清代的《乾隆石经》(十三经)保留在北京国子监和孔庙的夹道中。
宋明以后,理学兴起,各地书院以传授理学为己任,教材除了《五经》之外,又有朱熹亲定的《四书》,即《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同时加上理学家的著述,如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程颐的《伊川语录》,朱熹的《朱子语类》,王守仁的《传习录》,等等。
鸦片战争之后,闭关锁国百余年的“天朝大国”的大门终于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所打破。在“师夷制夷”的洋务运动中,洋务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改革旧式书院就成为大势所趋。在此情形下,清政府终于采纳了张之洞、刘坤一的建议,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下诏将各省城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书院改为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至此书院制度走完了近千年的曲折历程之后,最终汇入了近代学校教育的洪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