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请横屏观看,并关闭手机锁屏功能
第一编 先秦文学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 诗歌
1.1 建安风骨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七子”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曹氏父子的创作,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歌的转变,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出身微贱,少时任侠放荡,好权术。曾随袁绍伐董卓,后迎献帝迁都许昌,自任大将军和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曹操诗中有一部分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蒿里行》写的是初平元年(公元l90年)关东义军联合讨伐董卓的历史事件: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的诗歌还描写出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则通过对沧海形象的描摹反映了诗人博大的胸襟与气度: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史称魏文帝。现存诗约四十首。最著名的作品为《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写女子在不眠的秋夜思念淹留他乡的丈夫,情思委曲,深婉感人: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曹植,字子建,曹丕之弟。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深得曹操赏爱,几乎被立为太子。但他恃才傲物,最终失去了曹操的欢心。曹操病逝后曹丕继任魏王,他诛杀了曹植心腹和朋友,对曹植严加限制。曹植郁郁寡欢,最后在忧愤中死去。在政治上,曹植是一位悲剧人物,但在文学上他却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
曹植的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最典型的是《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梏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后期的诗歌,主要表达壮志不得施展的愤激不平之情。如《赠白马王彪》,这首诗在抒情中穿插叙事、写景,将诗人后期备受迫害的感受凝聚起来,鲜明感人,是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抒情诗。曹植的诗歌成就和非凡才气得到了后人极高的评价。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七子和蔡琰
曹丕《典论·论文》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为“七子”。“七子”之中王粲、刘桢的成就最为突出。
王粲,字仲宣,今存诗二十三首。他于建安十三年归顺曹操,此前的作品或记汉末战乱,或写其流落荆州时的羁旅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感慨,代表诗作是《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刘桢,字公干,存诗二十余首。性格豪迈,狂放不羁。著名的诗作有《赠从弟》: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缚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蔡琰,字文姬,蔡邕之女。董卓之乱时,被掳至南匈奴,嫁匈奴左贤王,生二子,后被曹操用金璧赎归,重嫁董祀。著名诗作为五言体《悲愤诗》。《悲愤诗》是建安文坛上的一篇杰作,它长达五百四十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在汉末军阀混战中的悲惨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