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请横屏观看,并关闭手机锁屏功能
第一编 先秦文学三  居住地
人们几千年所生活的都市、城镇、乡村,曾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古人的居住地以及相关的用语,都有哪些重要的呢?
国、都:最初,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卿、大夫的居住地建有宗庙或先君神主的城,称为“都”。国和都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周代规定:都的城垣大小不能超过国的三分之一。在诸侯国的领地内,只有一个国,但可以有许多个都。后来,“国”扩大指封国,即诸侯国;“都”也逐渐成为了大都市的通称。再后来,都又专指首都,为皇帝居住的都城的特称。
邑:在殷周时是人口聚集点的统称。城大城小、人多人少都可称作邑,有“十室之邑”、“千室之邑”。国都也可称“邑”。邑的周围常要修筑围墙。
城郭:城和郭都是为了防御外敌人侵和奴隶叛乱而修筑的高大的墙垣。城、郭连用时,泛指城;两者对举时,城是内城的墙,郭是外城的墙。城又引申指里城,郭指外城。故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说法。

古代县城平遥古城
城镇:即城市和集镇,也单指集镇。乡间集市最初往往依托于物资集散的地点,进行定期的商品交换,继而在这些地方渐次建立起经常性的商业服务设施,逐渐成长为集镇。集镇一般比较小,主要为周围的农村地区服务。有的城市即由集镇发展而来。
市廛(chán):市中店铺,又指店铺集中的市区。廛,原指古代城市平民一户人家所居的房地。
市井:城邑中集中买卖货物的场所。泛指街头、街市,又借指商贾。
里闾:闾,可引申指里巷的门,再引申指人口聚居地。里闾合用,泛指里巷,后借指民间。
鄙、野:古代都邑以外的地方称鄙、野或小邑。所谓庶民、野人,就是指聚居在鄙、野中的底层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