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亮的传说
1、嫦娥奔月
后羿射九日后,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时从王母娘娘那里得来一包仙药,回家交给妻子嫦娥保管。蓬蒙趁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之时,手持宝剑威逼嫦娥交出仙药。嫦娥危急之时吞下仙药,身子立刻飘飞起来,一直升到月亮上。后羿悲痛欲绝,冲着月亮呼唤嫦娥的名字。他派人摆上香案和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2、吴刚折桂
相传汉朝西河有个叫吴刚的人,曾跟随仙人修道,没想到触犯了天规,就被贬谪到月亮的广寒宫上去砍桂花树。这棵桂花树有五百多丈高,是棵仙树,即使砍上几千几万年,也不会对它有丝毫伤害。吴刚每次砍下去,被砍的地方就会立即合拢,上天就是让他终生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对他的惩处。
二、月相变化
月相即月亮位相变化,指的是月亮在自西向东运动中的形状和位置的变化。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能看到的月亮,其实是月球被日光照亮的部分。在太阳的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在地球公转和月球公转的过程中,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的不断变化,因此,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正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正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变化。
在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过程中,月亮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完成了月相变化的全过程。这期间的时间间隔,就是月相变化的周期,这一周期平均约为29.53天,称为“朔望周期”,又叫“朔望月”。我国农历中的每月的天数就是根据它确定的。
下面,将以北半球中纬度为例,具体介绍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规律。
新月:初一
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而且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正好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叫“朔”。“新月”与太阳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峨眉月:初三、四
过了新月,月球自西向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娥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峨眉月”与太阳同升同落,但是白天因为有太阳的光亮,故看不到月相。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娥眉月”。
上弦月:初七、初八
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到了农历初七、八,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的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这叫“上弦月”。“上弦月”约正午时出,黄昏时出现在正南天空,上半晚可见。
上凸月:初九至农历十四左右
上弦月过后,在农历初九至农历十四左右,我们能看到月亮的大半部分,这便是“凸月”。这时“凸月”正渐渐变圆,所以又称为“渐盈凸月”,或“上凸月”。它明亮部分朝向西方,在日落之前升起在东方地平线上,次日日出之前消失在西方地平线上,大半晚可见。
满月:十五、十六
农历十五、十六,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此时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人们能看到一轮明月,称为“满月”或“望月”。“满月”在傍晚太阳落山时,升起在东方地平线上,子夜时分位于正南天空,清晨时分从西方地平线落下,整夜都可以看到月亮。
下凸月:十八、十九
再过几天,农历每月十八、十九,月相又变成“凸月”,这时的“凸月”渐渐开始瘦小起来,所以又称为“渐亏凸月”或“下凸月”。“下凸月”明亮部分朝向东方,一般在日落之后东升,次日日出之前西没。凸月主要出现在夜间,它的明亮部分愈大,出现在夜间的时间也愈长。
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
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这时我们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下弦月”子夜时在东方地平线上升起,黎明日出时高悬于南方天空,正午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下半晚可见。
残月:二十五、二十六
农历每月二十五、二十六,月相又变成“蛾眉月”。下半月的“娥眉月”通常又叫“残月”,“残月如钩”是它最生动形象的描绘。这时,月球位于太阳以西不远,其圆面只有很小部分是亮的,亮面朝东。此时子夜后月出,黄昏前月落,黎明前在东方天空可以见到它。
新月:二十九、三十
月球随后继续向东运行,又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相重新变为“新月”,人们只有在日食发生时才能看到它的模样。
由此可见,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从农历月初一开始,依次为新月→娥眉月→上弦月→上凸月→满月→下凸月→下弦月→残月→新月(详见右下图)。根据月相,我们可以确定每月大致的日期。假设满月是一个圆形,那么无论月相如何变化,它的上下两个顶点的连线都一定是这个圆形的直径(月食的时候除外)。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反C”形状时,那么这时的月相则是农历十五日以前的月相;相反,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C”字母形状时,那么这时的月相则是农历十五日以后的月相。
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口诀:
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
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
三、月食
1、月食概述
月食,又称“月蚀”,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月球被地影遮掩而发生的残缺或消失。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处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十五的前后,因为只有这种时候才能有满月的出现。月食可以分为“月全食”、“月偏食”和“半影月食”三种,下面将以图片形式加以说明。
当月球整个都进入本影时,就会发生“月全食”。发生“月全食”时,月球并不是完全看不见的,这是由于太阳光在通过地球的稀薄大气层时,受到折射进入到本影,从而投射到月面上,令月面呈红铜色。
当月球只是一部分进入本影时,则只会发生“月偏食”。“月偏食”发生时,月亮将呈现一半白色,一半古铜色的美丽“模样”。“月偏食”可分三个阶段,即初亏、食甚和复圆。
有的时候,月球并不会进入本影而只进入半影,这就会发生“半影月食”。在“半影月食”发生期间,月亮将稍微转暗,但它的边缘并不会被地球的影子所阻挡。由于太阳半影远没有本影暗,所以无法遮住月光,因此“半影月食”一般用肉眼是无法看到的,必须用天文望远镜才行。
2、古代月食观测与记录
中国古代对月食有详尽的记录,约有2000次之多,其中月全食就有400次。最早的月食记录是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句诗:“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意思是发生了月食,这是正常的天体现象。这句诗指的是公元前776年8月发生的一次月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月食记录,比古埃及的月食记录还要早。
关于月食发生的规律和成因,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也进行了探讨。古代的哲学著作《易经》说“月盈则食”,就是认识到月食多发生在满月的农历十五前后。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张衡在《灵宪》一书中,对日食现象做出了科学的解释。他不仅说明了月亮的光亮来自太阳的照射,而且指出月食发生的原因是地球挡住了太阳的光。著名的天文历法著作《太初历》,以月全食作为周期起算点,推算出了135个农历月中有23次月食的周期。
古人对月食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使得对月食的预报十分精准,这对于农事活动有非常积极的意义。2002年出土的敦煌文献《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十二年历日》中,有现知中国最早的月食预报。有专家称,此历谱虽距今1500多年,但月蚀预报极为精确,是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弥足珍贵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