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请横屏观看,并关闭手机锁屏功能
一、太阳历和24节气
1、太阳历
太阳历又称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与朔望月无关。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看不出月亮在每个月份中朔望及两弦的变化。阳历计算非常精准,按照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的计算方法,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而且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积3300年才差一日。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太阳历,这部历法浸透了人类几千年间创造的文明。太阳历最初由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埃及发明,后被古罗马人学得。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基督教的兴起,太阳历逐渐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右图为古埃及太阳历)
中国古代人没有“阳历”的概念,但是却有“岁”的说法。《尚书》中记载,“年”和“岁”是不同的概念:“年”即一个阴历年,一年12个月或13个月,354或384天;而“岁”则是一个阳历年,一年12个月,365或366天。在中国古代历法中,“岁”和“年”是专业术语,都是用整日整月来进位的,所以不同于回归年。古代的回归年叫做“岁时”。然而,从若干年的平均值来看,“岁”其实非常接近于太阳历中的回归年。
此外,中国古代天文学上讲的“黄道”,其实也与太阳历息息相关。古人从观察太阳运行过程中,得出“黄道”的结论。古人测定黄道的方法如下:假定地球是不动的,那么从地球上看去,太阳在每一天的午时的位置是不一样的;然后把一年观测到的太阳在天上移动的点记下来,直到和第一个点重合,就形成了一个“圆”,古人称这个“圆”为“黄道”。这个“黄道”其实就是地球绕日一周的时间,“黄道”的周期也就是阳历年的周期。
 2、二十四节气
太阳每年在黄道上自西至东走一圈,形成“黄道”。古代中国人把“黄道”平均分为二十四等分,每等分是15度,每一等分点上刚好就是一个节气点。中国古代用均分“黄道”的办法,划分出了二十四节气,用于反映季节的变化,并指导农事活动。其中,当太阳行至黄道和赤道的交点位置时,昼夜长度相等。这两个交点在北半球的中国,便是3月12日的春分点和9月23日左右的秋分点,也就是常说的“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左图为24节气在黄道上的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历法规定: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还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二十四节气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指导了农事活动,甚至古人还会用它来纪日。然而,二十四节气却也有它的局限性。由于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所以二十四节气也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而这对于幅员辽阔,地形多变的中国来说,对很多地区来讲只能是一种参考。其它地方的农事活动,还需要具体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
二、太阴历和朔望月
太阴历又叫阴历,在天文学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因月亮又名“太阴”而得名。太阴历是我国古代的主要历法,它以太阳为参照物,把月球绕行地球一周的时间作为一个月,即一个“朔望月”;一年为十二个“朔望月”。
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5度9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两次,历时27日7小时43分,为月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这是“恒星月”。然而,当月球绕地球公转之时,地球也会因公转而位置发生改变,所以月球自朔日开始,全绕地球一周之后,再到朔日,实际需要29日12时44分,这便是一个“朔望月”。因为每月初一为新月,十五为圆月,易于辨识,使用方便,所以直到今天,太阴历在中国人尤其是农民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阴历”,但这不是真正的天文学意义上的太阴历,而是阴阳合历。真正意义上的太阴历,只有在伊斯兰历法中才存在。在伊斯兰世界里,太阴历主要用来指导他们的宗教节日,不管季节变化,均按照十二个阴历月一年的来执行。因此穆斯林的斋戒节有时在夏天,有时在冬天。
三、阴阳合历与置闰
阴阳合历即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殷历”、“古历”、“黄历”、“夏历”和“旧历”等,我们平常说的“阴历”其实就是阴阳合历。阴阳合历首先借鉴了太阴历的规定,即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的周期为一个“月”,平均月长度等于“朔望月”;但又因为太阳历中地球绕太阳一周,即一个回归年的长度为365天,而12个阴历月只有约354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古人采取了增置闰月的方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另外,还采用了太阳历中二十四节气的方法,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将太阴历和太阳历的特点综合到了一起,巧妙而又准确。
自古以来,我国的历法就是一种阴阳合历。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的记载,现时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反映夏朝立法制度的《夏小正》,采用的旧历,即是阴阳合历。商代也采用阴阳合历,将闰月放在岁末,称为“十三月”。西周时期,天文学家用圭表测量日影,确定冬至、夏至和二十四个节气,来指导农牧业生产。汉代著名的天文历法著作《太初历》和《三统历》,其重要特点就是年岁合一,将一年的天数定位365天,立正月为新年,用“加差法”来调整时差,用数学计算来确定闰月。北宋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编定的《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如此卓越的成就,反映出古代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阴阳合历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来定月,平年12个月共354天,6个大月各30天,叫“大尽”;6个小月各29天,叫“小尽”。为保证每月初一必须是朔日,就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大小月的安排,因此大小月的安排是不固定的,农历中连续是大月或连续小月的事是常有的。因为平年时的天数要比太阳年(365.2422天)要少约10天21小时,所以古人采取置闰的办法加以调整。每逢闰年加的一个月叫“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叫“闰某月”。开始时每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两个月,到了春秋中叶,开始实行“十九年七闰法”,这种闰月方法能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的农历的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所以现在依然采用它。
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并和大自然的季节大致吻合,同时使得每月具有鲜明的月相特征,这也是自古以来人们使用阴阳合历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