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先秦文学九 辽金文学
宋王朝建立时,在中国的北部地区已有契丹族创建的辽王朝存在。后来由女真族创建的金王朝与宋结盟灭辽,不久又挥师南下,占领了宋的许多土地,迫使宋室南迁而成为南宋。在辽、金统治区,契丹族和女真族分别占有最优越的地位。这时期成就最大的当推杰出诗人元好问。此外,金代的戏曲和说唱文学兴盛,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成就最高,对后来戏曲文学有很大影响。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是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他工诗、词、散文,尤以诗的成就为高。他的诗歌多为描写金元之际的社会矛盾与急剧变化,频繁战争引起的动乱和人民生活的痛苦,以及抒发亡国之痛和描绘自然山水等。他的《蟾池》、《虎害》、《杂著》、《野猪行》等,都是借题发挥、揭露当时黑暗统治的作品。
元好问词学苏辛,风格豪放,抒发感时伤世情怀,如《水调歌头·黄山九天上》等。也有婉约之作,如《摸鱼儿·问人间情是何物》,借咏殉情的双雁抒写心志,含蓄深沉:“问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董解元,金代人,姓董,名失传,“解元”是金、元时期对读书人的敬称。他根据唐元稹的《莺莺传》创作长篇讲唱文学《西厢记诸宫调》,为元杂剧《西厢记》所本,世称《董西厢》。描写了崔、张争取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的过程,将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的悲剧改为崔张相偕出走最终美满团园的结局,它纠正了《莺莺传》称许张生抛弃莺莺是“善补过”和认为莺莺是“尤物”的陈腐观念,突出了崔张故事的反封建意义,批判了旧的礼教习俗,使这一爱情故事获得了崭新的面目。是王实甫《西厢记》之前描写莺莺和张生爱情最优秀的作品。
《摸鱼儿》的来历
金章宗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年仅十六岁的青年诗人元好问,在赴并州应试途中,听一位射雁者说,天空中一对比翼双飞的大雁,其中一只被射杀后,另一只大雁一头栽了下来,殉情而死。年轻的诗人被这种生死至情所震撼,便买下这一对大雁,把它们合葬在汾水旁,建了一个小小的坟墓,叫“ 雁丘”,并写《雁丘》辞一阕,其后又加以修改,遂成这首著名的《摸鱼儿· 雁丘词》。
【序】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