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先秦文学七 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出生时,包括历城在内的北方大片土地已沦入金人之手。他少年时就欲恢复中原,报效国家,曾参加耿京领导的农民起义,反抗金人,后带领万余人南渡归宋。但归宋后,他并没有得到重用,只是担任了一些小官。多次上书,也没有被采纳。晚年虽偶受重任,也往往不久即遭罢免,最后含恨而逝。有《稼轩长短句》。
抗战词
辛弃疾的文艺创作主要是词,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其基本思想内容。如《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全词在对眼下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回顾中,抒发了作者对北方山河的深切怀念及自己壮志难酬的痛苦心情:“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虽然满怀爱国热情与忠诚,却并不为南宋当权派所重视,他在不少词篇中抒发了报国无路、壮志难伸的苦闷与愤慨。《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使他转而探寻往昔的历史,选取可以喻示的人事。《永遇乐·千古江山》作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当时辛弃疾年65岁,任镇江知府。“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他在词中连用数个典故,召唤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历史人物联翩而来,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表现了坚决主张伐金统一祖国,但又反对不顾国家安危、冒然出师的正确思想,也流露出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强烈报国意愿。
闲适词
辛弃疾从43岁起被迫退居乡村赋闲,这使他内心充满着矛盾与痛苦。一方面,他为能摆脱官场污浊来到乡村新居而喜悦“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沁园春》),“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鹧鸪天》),但是另一方面,内心仍是平静不了,他对自己“人间走遍却归耕”而愤愤不平:“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睡梦中犹念念不忘统一大业。
农家词
辛弃疾晚年长期退居乡间,农家生活与山水风物在他的词里也有反映:“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鹧鸪天》)”再如,描绘山村夏夜景色的名篇《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此外,辛弃疾也有几首描写爱情的词,别具特色。如《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写一位追求者经过“千百度”终于找着了“在灯火阑珊处”的“美人”,实际上这位“美人”也是作者的化身,是作者出污泥而不染的精神品格的写照。
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辛弃疾还善用比兴手法,如《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整首词通过惜春、留春、怨春与古代三个后妃“失宠”故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遭排挤、受压抑的内心痛苦,表现了作者对南宋统治集团昏庸无能的愤懑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据罗大经《鹤林玉露》说,当时宋孝宗看了此词后“颇不悦”,说明这首词确实刺到了统治者的痛处。这种手法继承了《楚辞》香草美人的传统,也受了婉约词的影响。
辛弃疾词还在形式格律、手法技巧、运用语言等方面大胆创新。例如《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打破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旧格局,集中叙写一位抗金将领率兵奔赴沙场抗敌立功的整个过程,上下片浑然一体,不容分割。又如《贺新郎·绿树听鹈鴂》,也是前后片一气贯注,无分上下。这类词章用的是“敷陈其事”的赋体,借以酣畅淋漓地写志抒情。前人说苏轼“以诗为词”,辛弃疾则进一步“以文为词”。
辛弃疾词还擅于使事用典,生动地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吴衡照在《莲子居词话》中说:“辛稼轩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其笔力之峭”。像《水龙吟》里“人不堪忧,一瓢自乐,贤者回也”,用《论语》;《西江月》里“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用《孟子》,《贺新郎》里“白发空垂三千丈”,用李白《秋浦歌》,《南乡子》里“不尽长江滚滚流”……有时还在一首词中连续运用典故,像《贤新郎·绿树听鹈鴂》,写了5个别离的故事,有如江淹的一篇《别赋》,以寄寓作者自己的悲愤。这些典故史事的运用,都很自然贴切,无生搬硬套之感,一如己出。
与此同时,辛词还博采口语,“呵”、“哪”、“嗏”等语气词也在词中出现,至于《南乡子》里“病得那人妆晃子,巴巴”,《鹊桥仙》里“轿儿挑了,担儿装了,杜宇一声催起。从今一步一回头,怎捱得一千余里”,简直是明白如话,艺术表现力也很强。需要指出的是,辛词部分作品由于用典或议论过多,未免艰深晦涩,缺乏诗的韵味。前人因而讥他为“掉书袋”,应该说他的用典使事还是利多于弊的。
辛派词人
辛弃疾生前,其词就有刻本流传,影响所及,与辛同时或稍后的不少词人如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创作倾向与词风,形成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文学史称“辛派词人”。他们的共同创作特色是:以反映民族矛盾、鼓舞抗战御敌、歌咏恢复中原为其主要内容;喜用长调来反映广阔的社会内容,讲究格律又不拘泥于格律,笔力纵横驰骋,形式舒卷自如,大量吸收经史诗文的语言,也注意融入生活中的寻常口语,风格以慷慨激越、粗豪悲壮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