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请横屏观看,并关闭手机锁屏功能
三 词
清词的成就超过明代,有所谓“中兴”说法,出现了一些优秀作品和作家,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是清初词创作的三大家。
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少有才名,但40多岁仍是一个秀才。陈词效法苏轼和辛弃疾,风格豪放,不论长调还是短令,任笔驱使,造语雄奇,气势壮阔。词的内容多抒发抑塞磊落的情怀,如《醉落魄·咏鹰》:“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坨,又号金风亭长,今浙江嘉兴县人。他是经学家,工诗能词,诗与当时享有盛名的王士祯齐名,并称南北两大诗人。还编选唐宋金元词500余家为《词综》,宣扬其主张,使浙西词派影响词坛百余年。
纳兰性德(1654—1685),他原名成德,后避太子保成讳改名,字容若。满州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之子。一生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并以小令为佳。著有《饮水饲》。后人对他评价很高,王国维说:“北宋以来,一人而己。”
纳兰词无意于声律派别,只一味抒写真情,内容以离愁别恨为主,词风一如李后主。词人写塞外风光的词,有的也境界阔大。如《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词至嘉庆年间,浙西词派末流意旨枯寂和阳羡派的粗犷直率引起人们不满。这时出现了以张惠言、周济为代表的常州词派。常州派试图用经学方式提高词的地位,主张词应有比兴寄托,要有“论世”的作用,并以此来评说前人词作。
清代末期,诗文、小说、戏曲的创作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时势的影响,而词却基本保持着传统的样貌,只是气韵更加萧索。比较重要的人物有“清末四大家”:朱祖谋、况周颐、王鹏运、郑文焯,他们对词体的声律特性、唐宋词人佳作的声律作用等问题多有阐述,在当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