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请横屏观看,并关闭手机锁屏功能
第一编 先秦文学六 唐五代词
盛唐流行的民间歌词即曲子词,是词体在民间的孕育和形成。中唐文人从事词的创作,标志着词体的发展进入新阶段。自晚唐起,词开始以不同于诗的面貌发展,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花间词风格。五代时期词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花间词和南唐词对后世词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早期的民间词与文人词
现存最早的词是在敦煌发现的曲子词。如[抛球乐]:“珠泪纷纷湿绮罗,少年公子负恩多。当初姊姊分明道,莫把真心过与他。子细思量著,淡薄知闻解好么?”
随着民间词的传播,开始出现受民歌影响的诗人创作的文人词。中唐的文人词,如张志和大历八年(公元773年),在湖州与人唱和时所作的[渔歌子]五首,其一:“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把江南的渔人生活和水乡风光写得极富诗情画意,带有清高脱俗的隐逸风调。
再如韦应物[调笑令]:“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中唐时期写词较多的诗人是白居易和刘禹锡,他们作品的民歌风味更为明显,如他们两人唱和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浥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刘禹锡)”写出了江南风景的绚丽和女子的迷人。
也有一些描写男女相思的作品,如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晚唐词人“温韦”
温庭筠(812--866),一名庭云,字飞卿,太原祁县人。他是晚唐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精通音律,工诗擅词,作赋才思敏速,八叉手而八韵成,时号“温八叉”。他是第一个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其词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怨,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花间词风,被称为“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大发展起了很强的推动作用。
他是晚唐词坛第一大词人,自他出始有专门为词的才人。他能够大胆地写恻艳之词,如[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在开创“词境”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温庭筠可以视作是由诗变词的开创性人物。如[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韦庄(836~910),字端己,京兆万年(今属陕西西安市)人。韦庄以词名世,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但他的词写得疏朗、显直,主导风格与温庭筠是不相同的。他写词以抒情为主,深入浅出,心曲毕露,故不着力于藻饰,惟将一丝一缕之深情真切地写出,自然沁人心脾。如[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他还善于运用白描手法作词,对情事多作直接的叙述,如[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南唐词人:冯延巳、李煜
冯延巳(903~960),一名延嗣,字正中。他是南唐词人中的佼佼者。其词多娱宾遣兴、流连光景之作,词风清丽婉约,寓有寄托。如他的两首[鹊踏枝]其一:“梅花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向凭阑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冯延巳词的这种意境情调,很符合士大夫文人的艺术脾胃,对后来的晏殊和欧阳修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花间词向士大夫词演进的重要枢纽。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自号钟隐,徐州(今江苏徐州)人。他是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世称李后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如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
早期作品以反映沉溺声色、纵情逸乐的宫中生活为主。在他当上偏安皇帝、经历了人去屋空的家庭不幸之后,流露出了阴郁的哀伤。如[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写亡国的深悲巨痛是李煜词最感人的篇章,在他入宋做囚徒的三年时间里,蒙受家国俱亡、苟且偷生的奇耻大辱,经常以泪洗面,反映在词作里便是沉痛的哀伤。如[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还有著名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