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请横屏观看,并关闭手机锁屏功能
第一编 先秦文学第三章  古人的足衣
古代的鞋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称呼,如屦、履、屐、舄、靴,在现代的成语及典故中有所体现:“削足适履”、“隔靴搔痒”、“青鞋布袜”。
屦(jù),上古时鞋的名称。屦是用草、麻皮、丝制成的。草屦为夏天穿用,冬天则穿的是皮屦。古书上常以草鞋为罪人之服或丧服,其实贫苦人常年所穿的也都是草鞋,甚至有人以编织草鞋为生。屦,在战国之后通称为履。

古代还有一种鞋,叫“屐”(jī)。木鞋,类似现在夹趾的拖鞋,不过古代的屐前后有齿。谢灵运常穿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则去掉后齿。后人将这种屐称为“谢公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舄(xì)是在底子下面再加一层木底。汉代时这种两层底儿的鞋改称为屦了。舄的作用很像现在的胶底鞋或雨鞋。
皮鞋,即后代的靴,是从西域少数民族传人的。先秦的履头略微高起,并向后卷,到了汉代变为岐头履。战国末期,由于赵武灵王提倡胡服,变履为靴。后代纷纷仿效。
古代的袜子。一般是用布帛、熟皮缝制的,穿袜时要用带子系住。古代所谓丝袜、罗袜也是剪裁丝织品之后缝的,不是织的。古人以跣足为至敬,所以古人在拜会别人登堂入室时,不仅要脱屦,还要脱袜,特别是在赴宴时一定要脱袜,否则会被认为是大不敬。脱袜示敬之风,一直到唐代才逐渐消失。

鞋袜的穿着和礼节
高脚坐具未发明前的礼节:在椅、凳等高脚坐具未使用以前,古人在堂、室之中是席地而坐的,为了不弄脏席子,所以登席必定要脱鞋。另外,由于当时庄重的坐法是采取跪的姿势,双膝着地,臀部压在双脚之上,所以为了不玷污衣服,也需要脱鞋。进入他人的住所更要脱鞋,这不仅仅是出于卫生的需要,更是一种雅洁性的礼貌行为,否则,便是失礼。
高脚坐具发明后的礼节:但当坐椅等家具取代席这种坐具后,礼节中的脱鞋习俗也开始逐渐消失。唐玄宗时期,大诗人李白入皇宫陪皇帝饮酒赋诗的时候,也曾穿靴入宫,为羞辱宦官高力士,他还借酒醉而让高力士在朝堂之上为自己脱靴。
椅、凳的普及使人们的起居习俗发生了变化,礼节观念也因之改变,相会之时的脱履跣足已成不雅之举,着履以保持穿戴之整齐,则成为礼敬的行为了,而且穿什么样的鞋、如何穿着,也颇有讲究。如学士被皇帝召见,便要“公服系鞋袖,具员而入。”谒见宰相,也是“公服系鞋”。如果是较郑重的场合,则需要穿靴。
到了明初,朱元璋曾明令规定,“凡入殿必履鞵”,所以到了明朝,着履上殿,反而成为上朝礼仪中的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