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请横屏观看,并关闭手机锁屏功能
第一编 先秦文学第十一章  清代服饰
清朝是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政权,因其长期处于游牧生活和征战状态,所以紧身、简洁、便于骑射是其服饰文化的主要特征。清王朝后期,内忧外患迭起,为挽救王朝的没落,清末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派遣学生出国学习。留学生到国外,就剪掉了辫子,开始穿西装。以后,清政府开办学堂,操练新军,采用了西式的操衣和军服。学生和军队的服饰也有了改变。
一  官服
礼冠  清代官服中的礼冠,名目繁多,用于祭祀庆典的有朝冠;常朝礼见的有吉服冠;燕居时有常服冠等等。每种冠制都分冬夏两种,冬天所戴之冠称暖帽,夏天所戴叫凉帽。“顶戴花翎”是清代官员显赫的标志。到清中叶以后,花翎逐渐贬值。道光、咸丰后,国家财政匮乏,公开卖官鬻爵,只要捐者肯于出钱,就可以捐到一定品级的官衔。

 

冠帽  百官帽子的最高部分装有顶珠,原料多为宝石,颜色有红、蓝、白、金等。按照清朝礼仪,一品官员顶珠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阴文镂花金,九品用阳文镂花金。无顶珠者,即无品级。
 

清代服饰有衮服、朝服、龙袍、常服袍、行袍、端罩、蟒袍、补服、行褂等。清代礼服衣袖的袖端做成马蹄形,俗称“马蹄袖”。
官员的补服,也叫补褂,它与顶戴一样,是区分品官级别的重要标志。补子有圆形、方形两种。贝子以上用圆形补,国公以下用方形补。因袭明代,官员补褂的补子也以所绣禽鸟、猛兽纹饰表示官员品级的高低。


朝珠  据说清太祖努尔哈赤早年经常手持念珠,诵经念佛,影响所及,满族百姓无论男女皆以颈挂念珠为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