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请横屏观看,并关闭手机锁屏功能
第一编 先秦文学五  梳妆
清代妇女发饰,分为满汉二式。汉族妇女的发式,在清代中叶模仿满族宫女发式,以高髻为尚。以后还流行过平髻、圆髻、如意髻等样式。清末,崇尚梳辫,初在少女中流行,以后逐渐普及。

旗髻是满族妇女的典型发式。这种发式,使脖颈挺直,不得随意扭动,以此显得端庄稳重。梳这种发髻者多为上层妇女。后来,旗髻逐渐增高,两边角也不断扩大,上面套戴一顶形似“扇形”的冠,一般用青素缎、青绒做成,称为“旗头”或“官装”,俗称“大拉翅”。


头饰,北方妇女冬季多用“昭君套”,是用貂皮制作覆于额上的。《红楼梦》中写刘姥姥见到“那凤姐家常带(戴)着紫貂昭君套,围着那攒珠勒子”,就是这种打扮。江南一带还时兴戴勒子,上缀珠翠,或绣花朵,套于额上掩及耳间。髻上饰物还有簪,用金、银、珠玉、翡翠等制作,有的做成凤形而下垂珠翠,有如古代的步摇。还有的做成各种花形,行走时轻微摇动,华丽而动人。